让广交会“金字招牌”不断焕发新的时代风采
展览总面积155万平方米,出口展参展企业首次突破3万家,首次在第一期增设服务机器人专区,新出台《改进广交会参展企业质量有关工作举措》,已有近17万名境外采购商预注册……记者从4月9日召开的商务部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第137届广交会将于4月15日—5月5日在广州分三期举办,线上平台继续常态化运营。
“本届广交会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举办,对推动贸易创新发展、实现外贸稳量提质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张思洪在发布会上表示,第137届广交会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致广交会重要贺信精神,落实李强总理关于打造“永不落幕”和“引领市场”广交会的指示要求,着力提升质量、优化结构、改进服务,更好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出口展参展企业首次突破3万家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本届广交会展览总面积155万平方米,展位总数约7.4万个,参展企业约3.1万家。其中出口展展位数近7.3万个,参展企业首次突破3万家,比上届增加近900家,其中新企业超过4200家。进口展展位数约1600个,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的736家企业参展,与上届基本持平。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副司长肖露表示,参展企业是展会展览成效的重要基础,广交会也不例外。广交会高度重视招引优质企业参展,并持续出台措施。本届广交会主要开展了四方面工作,不断提升参展企业质量:
一是坚持招展“高标准”。进一步加大对国家级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等企业的招引力度,并且取消了对初创型优质企业参展的出口额要求,优质企业参展数量大幅提升。据统计,本届广交会上述优质企业参展数量超过9700家,比上届增长20%。
二是展位安排“高效益”。一方面,坚持优中选优,本届遴选2634家品牌企业,质量更好,产品更有竞争力。另一方面,出台改进广交会参展企业质量的10条举措,指导49个地方交易团建立本地的优质企业库,优化参展企业遴选机制,合理安排展位数量,便利更多有需要的企业获得展位。
三是展品选择“重精品”。要求企业把牢展品“质量”和“知识产权”等大关,企业参展须携带展品商标、专利、版权、质量认证等权利证书。同时,持续优化广交会设计与贸易促进中心的功能,为企业提供设计创新、合作对接。
四是展位违规“严打击”。广交会各场馆都设置了知识产权与贸易纠纷投诉接待站,并安排相关部门、专家、律师现场服务,及时处理各类纠纷,切实维护广大参展企业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展会秩序。
此外,记者获悉,本届广交会三期分别以“先进制造”“品质家居”“美好生活”为主题,共设55个展区、172个产品专区。首次在第一期增设服务机器人专区,集中展示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最新成果。首次新设集成房屋专区,继续设立智慧生活、智慧物流与仓储设备、数字化工厂及智能制造生产线,风能、氢能及其他新能源产品,智慧出行相关技术产品等多个新兴产业相关题材的专区。
境外采购商注册踊跃、来源广泛
据介绍,本届广交会聚焦“一带一路”、RCEP、欧美等重点市场,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同时,定向邀请世界零售250强企业和行业头部大商,优化到会境外采购商的结构和质量。
张思洪介绍称,目前,从境外采购商预注册量、酒店预订量和航班预订率等指标看,第137届广交会境外采购商到会有望继续保持量稳质升的态势。
一是采购商预注册踊跃。截至4月8日,已有近17万名境外采购商预注册。其中,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占72%,金砖国家占27.4%,经合组织成员国占15.4%,RCEP成员国占11.7%,中东国家占14.3%,欧美国家占10.5%。
二是采购商来源广泛。预注册的境外采购商来自210个国家和地区。从行业类别看,工业制造类、电子家电类、照明及电气类、时尚类、建材及家具类等行业的境外采购商预注册人数位居前列。
三是大商持续增长。已有223家全球零售250强和各国各地区的大商确认组团参会,比上届同期增长9.9%。已有美国沃尔玛、塔吉特,法国家乐福、安达屋,英国特易购、翠丰,德国麦德龙、雷弗,日本似鸟,智利晟客世等头部企业确认参会。
四是境外工商团体参会积极。已报名确认组团参会的境外工商团组有加中商务理事会、伦敦工商会、澳大利亚维州建筑协会、伊斯坦布尔商会、赞比亚中国商业协会、阿根廷中国商会等124家,比上届同期增长4%。
“全球采购商齐聚广交会,充分体现了全球工商界对广交会的信任、对中国制造的信赖,也表明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产品物美价优的追求不会改变,经济全球化的大势不会改变。”张思洪说。
持续发力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
“作为中国外贸的重要平台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广交会一直积极助力外贸稳量提质和高质量发展。”肖露介绍,本届广交会围绕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等方面发力,在助力培育外贸新动能上呈现三大亮点。
一是绿色化成为鲜明特点。据展前调研,本届广交会参展企业中,有56%的企业在绿色低碳领域拥有外观设计、实用新型、发明等专利。63.5%的企业通过了国内外绿色低碳认证。现场展示的绿色低碳产品达到88万件。本届广交会还将举办包括绿色低碳主题在内的1000多场贸易促进活动,比上一届增加250多场,将为更多绿色低碳企业带来成交机会,也为更多企业开展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是智能化成为亮眼标签。近年来,智能化的产品不仅是外贸增长的新亮点,也是企业努力转型的新动能。广交会积极顺应这一潮流,大力支持相关企业和产品参展。据统计,本届广交会智能化相关展区、专区参展企业数量超1100家,现场展示智能产品32万件。值得一提的是,本届首次设立服务机器人专区,吸引46家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企业参展,将带来包括具身机器人、商用服务机器人、教育娱乐机器人等在内的各类型产品,集中展示我国服务机器人最新发展成果和上下游产业链情况。
三是数字化成为创新动力。从参展企业看,58.8%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工具改造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相关环节。有超过60%的企业通过数字化手段获取外贸订单。本届广交会将举办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专题研讨会,推广贸易数字化实践。从配套服务看,本届广交会整合优化贸易服务展区,招引了包括跨境电商支付、物流、营销等在内的30多家数字化服务提供商参展,便利广大外贸企业对接合作、数字化转型。
进一步加强线上平台建设运营
广交会线上平台是打造“永不落幕”的广交会的重要载体。经过持续建设,特别是第136届广交会前夕上线推出广交会APP后,线上平台功能大幅优化,与线下展互补融合得更加紧密,为帮助供采双方贸易对接,助力外贸企业拿订单、拓市场提供了全新的渠道。
张思洪介绍称,第137届广交会将围绕“永不落幕”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线上平台建设运营。一是升级线上平台功能和服务。重构贸易配对系统,优化线上平台供采对接流程,推出线上会议功能。优化采购商使用权限、名片管理、扫码证件注册子账号等多项功能,提升用户体验。同时,优化线上平台收费套餐标准设置,丰富服务内容。
二是全面优化广交会APP。根据用户身份和应用场景,对广交会APP进行细化拆分,分别为采购商和供应商量身定制独立版本APP。两个版本APP既有通用功能,又聚焦特色需求,服务更精准、更贴心,欢迎广大参展企业、采购商下载使用。
三是提升线上供采对接实效。本届广交会期间,将继续举办250余场“贸易之桥”贸促系列活动,向线上平台高等级套餐用户引流,助力精准获客。
“广交会线上平台可以突破时空限制,是广交会线下展的有益补充。”张思洪说,未来将持续优化线上平台,努力将其打造成为“永不落幕”广交会的重要载体、赋能广交会线下展的有力手段,为中外企业开展贸易合作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为促进外贸稳量提质持续作出积极贡献。(来源《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