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资讯
热点观察
专家观点
政策法规
博天下,览万物

展会的延期潮袭来

今年,上半年的会展复苏超预期。

 

前两天,多位国际知名会展集团负责人在服贸会上表示,今年上半年比疫情前有比较好的增长

 

不过,还是有一些展会在复苏之路上遇到一些问题。

 

从今年陆续发布的展会延期通知来看,展会延期已经成为2023年会展复苏下另一种景象

 

以下仅仅是小编收集的部分展会延期信息。

 

 

— 1 —

展会延期主要原因

 

一是由于展馆档期安排,没有合适的展馆档期,展会选择延期,这个原因还可以“理解”。

 

二是展会市场招商招展效果不好,在2022年底或2023年初确定的展会举办时间,在一季度开展的展会招商招展并没有得相应的市场响应,从而选择延期至下半年,或者没有具体举办时间。

 

三是考虑展会效果的问题,通过展会前期开展市场调研,由于参展商和专业买家的反馈表示没有市场预算或者没有计划,无法参展,因此展会主办方选择延期至下半年或者没有具体举办时间。

 

如果说延期下半年的展会能如期举办还算不错的一个结果,那么没有具体举办时间的展会则意味着可能被市场淘汰的现实。

 

除了展会延期之外,还有一个展会现象是很多展会就没有确定举办时间甚至展会没有进行立项,也就意味着展会就不存在延期,这种没有延期的展会更是看不见的隐性市场。

 

— 2 —

“隐入尘烟”的中小展会

 

2022年的展会延期主要为不可抗力,即新冠疫情管制政策导致延期。

 

不同于2020年到2022年这三年期间的展会延期,2023年的展会延期则真实的反映了展会市场的现状

 

延期展会的共同特点一个是展会本身是中小型展会,另一个是展会主办方是中小型会展公司。

 

由于展会规模小,缺乏品牌影响力、市场号召力,中小展会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

 

另外,不同于大型展会,中小展会很少受到政府支持和大型企业的青睐。

 

延期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2023年的产业负面情绪传导到会展产业中,企业保守情绪直接导致压缩投资和推广的预算。

 

 

可能有人觉得市场是一只无形的手,推动一些中小展会的自然死亡或市场淘汰。

 

如果这件事情放在平时,可能是一个正常现象。但是放在疫情三年之后的2023年,这种现象就变得不平常。

 

大展会都是从小展会长起来的,应该说中小展会是会展产业的生命力之源,如果没有中小展会的茁壮成长,会展行业将面临巨大挑战,后劲不足是最直接的表现。

 

延期的展会和没有立项的展会,或造成了展会数量的减少。

 

事实上,展会统计有个误区,就是同期一个展会可能有几个甚至十几个专题展会组成,实际上并不能统计成为多个展会,而只能算是一个展会。

 

所以有些时候,统计数据是相对失真的。

 

另外,一些大型展会的参展企业虽然悉数到场,也是人满为患,但是从参展企业各种预算成本的减少,比如展馆户外广告资源销售情况上就不难发现,纵使是大展也能感受到阵阵凉意。

 

 

当然,企业对参展的需求不会停下,不过企业减少参展次数、减小参展预算,已成为一种市场情绪。 

 

媒体的报道铺天盖地,喧嚣的会展复苏行情或许会让人产生错觉。


 
版权声明:《环球博览》所有媒体端发布内容,除了注明文章来源之外,发布的文章皆为原创出品,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署名并联系我单位授权,违规转载必究。
 
 
 
关注环球博览 关注会展产业
 
加入「 环球博览群 」更多交流和人脉
 

 

2023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