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展馆建设在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20年得到了突飞猛进,经济迅猛发展催生会展产业高速发展,展馆作为会展产业的重要载体自然也得到了高歌猛进的发展。

这些年,展馆名称从几万平米的“展览馆和展览中心”,到5万至10万平米之间的“展览中心”,到10万平米左右“会展中心”,再到现在的20万,甚至30万平米的“博览中心”。

每一轮的展馆名称变化,不仅带来了展览面积和展馆数量的提升,还带来了区域展馆市场格局的重塑。
2019年被许多行业戏称为过去十年中最难的一年,未来十年里面最好的一年。作为会展产业主要服务对象的制造业向越南、泰国等东南亚转移成为热点话题。
制造业转移带来了供应链变化,由于产业传导滞后性的特点,作为产业服务配套的展馆连同各类写字楼及产业园的建造一直在持续的推进中,尤其是展馆作为产业主题植入很多一线城市的远郊,以及二三四线城市,并成为当地很重要的热点。
会展产业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重要工具之一,推进区域地产发展也是会展众多功能之一,会展服务区域产业成功模式让展馆建造进入“复制粘贴”时代。


展馆规模越建越大,投入建造资金也是巨大的,当前很多展馆投资基本是以贷款融资的模式进行的,对投资的回报也变得很迫切。
一是展馆投入使用后使用率提升,展馆租赁及相关收入带来的回报的需求;
二是需要展馆运营专业化的需求,展馆在服务会展产业同时,也能作为本地区招商引资的载体;
三是展馆正常运营后对区域经济,尤其是周边地块的拉动作用。
新展馆建设投入使用后,如果三到五年内没有起到“正向”的市场拉动作用,那么周边的地产的快速升值就无法实现,这就导致产业主题导入的“失败”。
展馆作为公共属性的产品,展馆的价值从来不是单一的,展馆投资来源不论是国资、外资、还是民营,终究需要面对统一的问题:那就是展馆的运营由谁来操盘?
目前的展馆运营最直接的诉求是什么?那就是如何带来足够多的优质展会项目数量!
一是早期展馆投资的主体基本为国有资本,二是并没有对展馆的回报提出太多的需求,这两种因素在高速发展的地方经济中,尤其是展馆周边地产升值完全覆盖展馆投资和运营的成本。

这也就造成了展馆运营原来基本边做边学,即便团队成员中来源不管是招聘的还是关系介绍的,也不用考虑是否专业对口,是否有经验的,只要经过长期历练,都可以胜任展馆运营,所以说展馆运营既是“苦差”也是“肥差”。
毫无疑问,自建的展馆运营团队进行长期磨合,将形成一个稳定的运营团队,这是妥妥的优势。
在目前的展览面积和展馆数量现状面前,新展馆投入使用后,不仅要面临展馆已有的竞争格局的挑战,还要面临制造业的调整传导至会展业后的变化。
疫情后,展会数量和质量逐步进行优化,“合并同类项”成为一种可能,大展恒大,说白一点,就是展会数量可能会减少!
新展馆的运营需要在短期内迅速取得展馆使用率和优质展会项目双增长,从这个角度上看,长期磨合这就变成了劣势。
由于考核的压力较大,带来的是“能者上”的考核机制自然无形中增加了运营的压力,由此压力带来的是运营团队中高管“变数”,高管无论他的来源是国有体制内还是外聘的职业经理人,变数始终存在。
当前展馆由于展览面积和展馆数量的双提升带来是展馆定位差异化的诉求。展馆不能再像从前是综合的、多元的、“海纳百川式”的无定位式运营,而是变成了专业的、特定的、有特色的市场定位 。
新展馆运营既是一个从“0”到“1”,也是从“1”到“100”的过程,需要要把展馆物业管理起来,也是要从展馆营销做起来。
展馆“委托运营管理”市场需求诞生,“展馆运营管理服务商”应运而生。
展馆的运营当下走向自建运营团队和委托运营管理两条路,自建运营就是搭建展馆的运营团队,委托运营就是将展馆运营工作委托给展馆运营管理服务商来管理。
相比展馆自建运营团队,现在展馆委托管理也成为了选择项。
不过,展馆运营管理服务商为什么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一方面是会展产业的发展阶段,由于展览面积和展馆数量不够多,没有达到推动展馆运营委托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展馆运营效率提升的需求没有那么大,这也是没有促使展馆运营管理服务商诞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加上专业的展馆运营人才又很少,无法形成展馆运营管理服务商的土壤。
长期以来,委托展馆运营管理服务商一直停留在是向展馆业主输出“物业式运营管理”的阶段,就是把展馆“管起来”,而没有把展馆“用起来”,或者说没有高效的用起来。
展馆业主需要是展馆运营管理解决方案,不仅要把展馆“管起来”,还要展馆“用起来”,展会项目“多起来”!
随着展馆建设热潮之后,展览面积和展馆数量的双增长背景下,带来的是专业展馆运营委托需求,也促使展馆运营管理服务商的水平的提升。国内目前已有知名的展馆运营机构,如首都会展集团、东方环球会展集团、东浩兰生会展集团等已经对外输出展馆专业运营管理的解决方案。
近日,锦江国际集团旗下上海锦江国际会展有限公司与全国产业会展服务平台运营方展联商业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会展载体运营管理联合体”,为展览中心、会议中心、酒店等会展载体提供一站式运营管理服务。

很多展馆建造与展馆运营完全断链,使用者和建造者各自服务自己的目标。
展馆专业运营委托管理需要有两个工作可以做,一个是类似专业酒店运营管理机构,需要从使用者的角度对展馆设计和建造提出专业咨询建议,另一个是从展馆市场定位和品牌营销、客户服务和客户关系维护、展馆日常管理等内容的展馆专业运营管理解决方案。
不管是组建展馆运营团队,还是委托展馆管理服务商,没有哪种方式是唯一的选择,需要展馆业主根据自身情况来做决策。
产业随着市场变化而变化,没有固定不变的市场,没有一层不变的打法,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市场特点才是市场拓展的正确打开方式,展馆运营也不例外。
声明:本文图片来自网络,与内容无关。
版权声明:《环球博览》所有媒体端发布内容,除了注明文章来源之外,发布的文章皆为原创出品,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署名并联系我单位授权,违规转载必究。
登陆 www.hqbl.cn为您提供更多资讯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