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误判”,会展业没有按下暂停键,格局悄然已变
有人说疫情三年“嗖”的一下,从2019直接“穿越”到2023年,原地老了三年,好似一切没有变化。
虽然新冠疫情传染力减弱,虽然防控管制也基本解除,虽然直接经贸交流已经恢复。
但是,疫情带来的变化,已经不仅仅在疫情期间,疫情后的发酵效应或许才刚开始。
作为受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会展业迎来“疯狂”复苏,各个大展会轮番登场。
然而,在会展产业“强势”复苏背景下,已悄然生变的会展产业格局并未受到足够关注。
2023UFI中国圆桌会6月18日在上海举办。
现场一位参会的会展场馆负责人表示,不知道今年复苏是不是一种透支,也不知道未来会展业是不是能持续增长。
现场另一位参会的展览公司负责人针对展会“复苏”繁荣现象,他表示虽然今年展会复苏,但大家看到的都是展会面积,然而展会数量呢?不知道展会真实统计数据什么时候可以出来,目前感受到的是有所减少。
疫情虽然暂停三年,但是会展场馆建设却高速进行,一批新展馆在疫情期间和疫情后陆续投入使用,大规模的会展场馆带来了更多展览空间,疫情后展馆使用率将成为展馆运营的重大挑战,尤其是10万平米以上的展馆。
不仅要面临新展馆及周边的配套,还要面临展会格局带来的新市场变化。
“增长的力量,展览进化论”是2023UFI中国圆桌会的活动主题。
UFI亚太区主席、上海万耀企龙展览有限公司总裁仲刚作为创办人,他表示:我们中国展览人应当以哲学的思维,重新审视当下的我们,要静下心来思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法则、外部环境的巨变,以及会展产业发展、会展企业生存的创新之道。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展会主题已经迎来跨界融合的发展时代,大型展会的展览范围纷纷不断“扩容”,不仅把产业链上下游都囊括进来,依托展会积累的买家资源,还把相关联的产品都纳入了展会的展览范围,越来越多的大型“垂直类”专业展会开始走“综合类”的专业展会路线。
展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创新,对新题材的开发就是诉求之一,也造成大型“综合类”专业展会这一现象的产生。
展会名称还是那个名称,但展会内容已经更新了很多,这是很多会展人认为的创新方向之一,也是很多会展项目的实操打法。
“择日不如撞日”,展会举办时间和地点 “撞车”已经成为一种后疫情时代的新常态。
疫情前,大多数展会举办地和时间是相对固定的,在某时间段在某个城市举办。同时,会展也有自己的行业惯例,比如同一个展馆或一个城市三个月或半年不接待同题材的展会;再比如同题材的大型展会主办方会有一种“默契”,会参考展商和买家时间,错开展会举办时间和地点。
而疫情后,展会举办时间、地点肉眼可见的在进行变化、调整,造成了许多展会在时间和地点上的“撞车”。不知道这种现象是否只是复苏后的一个短期现象。许多会展人表示至少目前还没有摸清方向。
其实,有些变化在疫情前就已经显露,只不过疫情在“格局重构”中起到了加速作用。
仲刚先生所创办的“亚宠展”是宠物行业最大的展会,随着宠物消费经济不断发展,亚宠展一方面不仅要面临同类型展会竞争,还要面临很多展会“跨界”竞争;另一方面竞争对象也是多元的,既有国内外的专业展览公司,也有行业协会、商会,甚至还有媒体等。
为了服务“亚宠展”,不仅搭建了“亚宠会”行业交流平台,还去各地巡回举办亚宠展专题活动,不断提升品牌和市场竞争“护城河”。
或许有些问题无法用增长来解决的,而是通过“生长”这个理论才能理解,疫情后会展生态已经调整,唯有适应才能生存,需要形成新的发展格局。
不得不说,“增长的力量,展览进化论”这个主题是跳出会展说会展,换个视角和格局看待当下会展产业。
未来会展业如何生长,而不是如何增长,或许理解了这个概念,对未来会展业的发展,会展人需要“悟道”之后可能才会有更多收获。
这也是会展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UFI名誉主席、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党委书记陈先进在出席致辞时表示,会展行业过分把竞争作为会展进化过程中的主要手段是不恰当的,这样将导致整个会展产业的资源错配与浪费,而应从突破发展困局与瓶颈、适应发展环境与趋势的层面来实施。
只有牢固树立发展的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才能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中更好地适者生存。
适者生存要思考产品、服务手段、服务地域、服务时空、竞争的多样性策略,朝着进一步扩张的方向发展,只要条件允许,产品单元、服务单元的颗粒度越小,多样性的分布就会越成功。
在格局已变的当下会展业,陈先进先生给出建议:坚持和而不同的观念,“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情少做,需要实事求是、积极交往、求同存异。
会展产业格局的改变不仅体现在展会项目上,只不过展会项目是会展产业之源。
了解《环球博览》
请长按下方二维码添加管理员,加入「环球博览群」,关注我们请点击环球博览 (微信公众号ID:hqblcn)
收录于合集 #商务头条
195
上一篇